世另我:连接普通人平行时空里的树洞

世另我:连接普通人平行时空里的树洞

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平行时空吗?

你相信在世界上有另一个我吗?

提到上面问题,你可能会说,别做梦了,这世界上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,哪来平行时空,哪来另一个我?但是,网络缩写“世另我”却让这个现象变成了现实。

“世另我”的意思指的是:就像在世界上遇到了另一个我,最初来源于饭圈,特指时代少年团中两个队员所组的cp,这也是歌手郭采洁和阿肆合作的原唱歌曲《世界上的另一个我》的缩写,并且被两个队员翻唱。

我们在明星的世界里能发现两者之间非常契合之人,那普通的我们呢?由于“世另我”缩写逐渐流行起来,除了在现实中交朋友可以找到惺惺相惜的知己,网络空间话语权也比肩现实,我们常常在吐槽、表达观点中找到了“世界上的另一个我”。

可话app产品图

例如一款名叫“可话”的网络社交app以语言共鸣背后的语义相同技术机制来完成用户与用户之间的链接,还有许多社交app也在网络空间里创造出一个虚拟的平行时空。

小红书发博截图

例如某小红书博主在描述自己24岁现状时,获得了近万的赞数,以及很多类似“世另我”的评价:

小红书评论截图

例如提到网抑云我们就会联想到愁眉苦脸、伤感的画面……这些实质都是网络传播里情感传播所实现的网络共情。

这里我们要了解到两个概念:一是情感传播,二是何为共情?

情感传播:

以传播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取向为尺度,可以把传播分为理性传播和情感传播。新媒体环境下,情感传播的感染力和主观性很容易引起用户的注意,从而引导用户参与互动。

共情:

共情是心理学名词,常常会从咨询师口中了解。也有人翻译为“同理心”。共情具有利他性和亲社会性。共情传播分三个阶段:“情绪传染”“观点采择”“共情关注”。

那网络共情有何利弊呢?

网络共情既是社会关系柔化剂也可能成为舆论刽子手。

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“世另我”,当普通人在网络述说自己的心境引起共情时,会利于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和谐发展;同时,如果我们完全丢掉了理智,当热点事件影响了人们的情绪,舆论哗然或偏激时,很有可能舆论影响现实,对热点事件当事人造成不好的影响,甚至有可能变成网络暴力。

“从乡土社会到网络社会,情感都具有很大的传播力、感染力。如今人人都拥有麦克风,传播门槛降低,情感传播的速度更加迅猛。”

从“世另我”缩写延展出来的传播现象分析还有更多的完善空间。而“世另我”作为连接普通人平行时空里的树洞,这里也做一个预警吧:希望未来不因网民泛滥运用而造成人生活时的信息泄漏。